再说一点点……
浏览量:5062 回帖数:0
1楼
刚翻出香港中乐团的京调和晴雯曲来听……再和咱们的录音对比……差距是不言而喻
的。
撇开技术、硬件上的差距以及各声部人数失重不谈,我觉得我们最最应该提升的是在节
奏上的控制力。拿京调来说,这首笛子领奏的小合奏,从一开始梆子敲出的三个音就已
经凸显出我们的差距。笛子的技术方面我不敢妄评,但至少从整体而言我觉得和拉弦有
一个同样的毛病,控制力。其实并不是说节奏上又不对,虽说我们的节奏比录音确实要
快了那么一点点,但是最重要的是,中乐团的轻巧,活泼跳跃,但是不慌不忙,而我们
的录音听起来的感觉就是……大家有什么急事匆匆忙忙的拉完这一遍赶快散场吧……=
=|||||笛子如此,拉弦亦是如此,给人一种向前冲的感觉,没有脚踏实地地将每一个音
站稳。
快板,绝对不是冲,不是赶,不是慌。再快的曲子每个音仍要踩出来。记得以前有个学
书法的同学告诉我,一个字,最重要的是要立住,同样的,音符也要一个个立住,现在
我们的音符就像是一个个俯冲的人,这只脚还没站稳就想着踩下一只。尽管这只脚踩的
时间长度是正确的,但是整个人的视觉效果就慌了。
另外,京调的十六分音符一定要走齐,一乱,就不好听了。
专业乐团最后的急板真是好听,节奏加快了,但是仍旧不慌不忙,很从容,强弱处理也
得当。如果我们的强弱也能处理得那么好,那么在听觉效果上还能再上一个大台阶……
晴雯曲……和中乐团比较以后,除了刚才的一块平板的问题,还有就是拉弦,不齐,太
不齐!!比较以后才发现我们简直就是一盘散沙……拉弦……唉,我的责任,掩面
啊……还有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的配合问题,为什么我们的一二声部听起来就是那么的
不和谐呢……
说了这么多……其实按照我们每个人的水平来说,我们的合奏已经非常不错了。只是听
了专业水平之后,心里蠢蠢欲动地想要我们也有那样的效果……这当然是一个很高的梦
想……而且现在指出的这些问题,说实话我自己也身处其中也不知道究竟应该怎样解
决……只希望大家能多琢磨练习时多下功夫了……
刚翻出香港中乐团的京调和晴雯曲来听……再和咱们的录音对比……差距是不言而喻
的。
撇开技术、硬件上的差距以及各声部人数失重不谈,我觉得我们最最应该提升的是在节
奏上的控制力。拿京调来说,这首笛子领奏的小合奏,从一开始梆子敲出的三个音就已
经凸显出我们的差距。笛子的技术方面我不敢妄评,但至少从整体而言我觉得和拉弦有
一个同样的毛病,控制力。其实并不是说节奏上又不对,虽说我们的节奏比录音确实要
快了那么一点点,但是最重要的是,中乐团的轻巧,活泼跳跃,但是不慌不忙,而我们
的录音听起来的感觉就是……大家有什么急事匆匆忙忙的拉完这一遍赶快散场吧……=
=|||||笛子如此,拉弦亦是如此,给人一种向前冲的感觉,没有脚踏实地地将每一个音
站稳。
快板,绝对不是冲,不是赶,不是慌。再快的曲子每个音仍要踩出来。记得以前有个学
书法的同学告诉我,一个字,最重要的是要立住,同样的,音符也要一个个立住,现在
我们的音符就像是一个个俯冲的人,这只脚还没站稳就想着踩下一只。尽管这只脚踩的
时间长度是正确的,但是整个人的视觉效果就慌了。
另外,京调的十六分音符一定要走齐,一乱,就不好听了。
专业乐团最后的急板真是好听,节奏加快了,但是仍旧不慌不忙,很从容,强弱处理也
得当。如果我们的强弱也能处理得那么好,那么在听觉效果上还能再上一个大台阶……
晴雯曲……和中乐团比较以后,除了刚才的一块平板的问题,还有就是拉弦,不齐,太
不齐!!比较以后才发现我们简直就是一盘散沙……拉弦……唉,我的责任,掩面
啊……还有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的配合问题,为什么我们的一二声部听起来就是那么的
不和谐呢……
说了这么多……其实按照我们每个人的水平来说,我们的合奏已经非常不错了。只是听
了专业水平之后,心里蠢蠢欲动地想要我们也有那样的效果……这当然是一个很高的梦
想……而且现在指出的这些问题,说实话我自己也身处其中也不知道究竟应该怎样解
决……只希望大家能多琢磨练习时多下功夫了……
发表于 2009/10/20 4:5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