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场节目介绍初稿
浏览量:4837 回帖数:0
1楼
民族管弦乐 瑶族舞曲
此曲是在刘铁山创作的《瑶族长鼓舞歌》的基础上,1952年由茅沅改写而成。彭修文先
生改编的民族管弦乐合奏,又充分发挥了民族乐队特有的艺术魅力,生动地描绘了婀娜
多姿的瑶族姑娘载歌载舞、瑶族人民月下围着篝火舞蹈的欢乐场面。
民族管弦乐 京调
此曲根据京剧《女起解》苏三所唱旦角西皮流水板《梅兰芳唱腔》发展而成,乐曲采用
清脆明亮的竹笛领奏,模拟人们熟悉的京剧唱腔配以轻快流畅音型,构思别具一格,表
现了一种欢快喜悦、生动活泼的情趣。乐曲的音调带有强烈的北方风格,细节的处理上
却又处处透露着南方的细腻与委婉。
筝与钢琴 云裳诉
曲名取自“云想衣裳花想容”,描写了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流传百年的爱情故事。全曲
共分四段:“歌颂爱情”“兵乱事发”“魂断马嵬坡”“刻骨思念”。曲调运用了陕西
音调中的“碗碗腔”,凄婉哀怨。期间,在弹奏手法上,用了大量的“摇指”的演奏技
法。生动描绘了二人之间戏剧性的悲剧爱情故事。
二胡齐奏 田园春色
《田园春色》由二胡教育家、演奏家陈振铎先生创作。这是一首二胡小品,音色甜美,
旋律流畅,深受二胡爱好者喜欢;作品虽小,流传甚广。乐曲分为两小段。第一段:旋
律活泼流畅,自如而富有动感,听起来使人十分惬意。第二段:音乐稍作展开,节奏也
进行较多的变化,给人以万物苏醒、春意盎然、一派生机之感。
弹拨与人声 雨
乐曲结构精巧,曲调抒情,描绘了春雨悄悄降临,嫩叶新芽欣欣勃发的情景。乐曲还巧
妙地将人声与乐声结合,具有独特的音响色彩。
民族管弦乐 晴雯曲
红楼梦组曲是王立平为1983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谱写的一套曲目。晴雯曲是当中
一首比较优美轻松的歌曲。乐曲的前奏依然是秉承着这红楼十曲贯有的简短、生动、形
象、情景交融、引人入胜的特点。用柔美的二胡群和明亮的笛子奏出了抒情优美,明快
清纯的描绘晴雯的主题音乐。古筝则用行云流水般的拨奏渲染出美轮美奂的气氛,加上
轻松明快的节奏以及嘀笃板和清脆灵巧的铃当点缀其间,仿佛那芙蓉女儿晴雯正从芙蓉
花丛中披花戴草的向我们走来。
民族管弦乐 弓舞
《小刀会》是我国第一部表现历史题材的七场民族舞剧,1959年10月在上海首演。描写
的是鸦片战争后,清朝没落,各地农民纷纷起义的故事。《弓舞》是小刀会组曲中很精
彩的选段。全曲以明清以来的没族古典音乐和江南民间音乐为创作素材展开而成。秀丽
,悲壮,扣人心弦。音乐以昆曲曲牌《耍孩儿》为素材,表现了巾帼英雄的英姿。
二胡独奏 豫北叙事曲
《豫北叙事曲》是刘文金先生创作于60年代初的一首著名二胡曲,曾作为新作品在1963
年的“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独奏比赛”中演奏,引起了音乐界的轰动。乐曲采用河
南地方音调写成,描写了豫北人民对过去苦难生活的回忆和对新生活的赞美。整首曲子
由引子和四个段落组成,为带华彩乐段的复三部曲式。通过对比性的两个主题以及它们
的变奏、发展,深刻地提示出解放前后豫北人民在精神面貌上所发生的根本变化,唤起
人们对今后美好生活的遐想。
笛子二重奏 塔塔尔族舞曲
《塔塔尔族舞曲》是李崇望先生以新疆鲜明的塔塔尔族音乐及笛子演奏风格创作的一首
笛子独奏曲,生动地描绘了塔塔尔族人民欢乐歌舞的情景。
打击乐小品 鸭子拌嘴
安志顺作于1982年,用于《仿唐乐舞》中。作者编写这首乐曲取材于西安鼓乐《五调坐
乐全套.中吕粉蝶儿》的开场锣鼓和民间流行的《鸭子拌嘴》,以新的构思和充分运用
音色、音量、力度和配器等方面的变化对比,生动地描绘了鸭子拌嘴的情景。
二胡齐奏 □□
二胡独奏曲《□□》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乐曲,是由著名作曲家黄怀海在1964年中创作的
。乐曲表现的是我国内蒙古人民在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上进行□□比赛时的背景。
《□□》的旋律简单,主题是蒙古族民歌《红旗歌》。黄怀海先生从这首民歌中得到创
作灵感,凭借自己娴熟的二胡演奏技巧,把一首仅有四句十六小节的民歌,升华为一首
风靡全国,响彻海内外的传世之作。
民族管弦乐 苏堤漫步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上海、苏州、嘉兴一带城乡的一个地域性乐种,以曲调细腻,织体稠
密著称。《苏堤漫步》是著名作曲家顾冠仁30年前吸收了江南丝竹这一民间乐种的素材,
为香港影片《书剑恩仇录》创作的一首插曲。乐曲抒情柔美,清婉逸秀,具有浓郁的江
南水乡风味。
民族管弦乐 美丽的梭罗河
《美丽的梭罗河》(印度尼西亚语:Bengawan Solo)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风的音乐作
品,除了风行于印度尼西亚本国以外,二战后在日本、中国大陆、香港、□□等地均有
影响。尤其是在中国大陆,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歌曲之一。乐曲以徐缓悠长的节奏,流
畅优美的旋律,深厚真挚的感情,表达了人民对家乡的无限热爱。
民族管弦乐 花好月圆
《花好月圆》原是著名指挥家黄贻钧写于1935年的一首小型乐曲,后由彭修文改编为民
族管弦乐曲,成为一首经常演出的民族乐队的轻音乐曲。乐曲以柔和,轻盈的旋律,轻
快活泼的舞蹈性节奏,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月下花美尽情戏舞的场面。
民族管弦乐 瑶族舞曲
此曲是在刘铁山创作的《瑶族长鼓舞歌》的基础上,1952年由茅沅改写而成。彭修文先
生改编的民族管弦乐合奏,又充分发挥了民族乐队特有的艺术魅力,生动地描绘了婀娜
多姿的瑶族姑娘载歌载舞、瑶族人民月下围着篝火舞蹈的欢乐场面。
民族管弦乐 京调
此曲根据京剧《女起解》苏三所唱旦角西皮流水板《梅兰芳唱腔》发展而成,乐曲采用
清脆明亮的竹笛领奏,模拟人们熟悉的京剧唱腔配以轻快流畅音型,构思别具一格,表
现了一种欢快喜悦、生动活泼的情趣。乐曲的音调带有强烈的北方风格,细节的处理上
却又处处透露着南方的细腻与委婉。
筝与钢琴 云裳诉
曲名取自“云想衣裳花想容”,描写了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流传百年的爱情故事。全曲
共分四段:“歌颂爱情”“兵乱事发”“魂断马嵬坡”“刻骨思念”。曲调运用了陕西
音调中的“碗碗腔”,凄婉哀怨。期间,在弹奏手法上,用了大量的“摇指”的演奏技
法。生动描绘了二人之间戏剧性的悲剧爱情故事。
二胡齐奏 田园春色
《田园春色》由二胡教育家、演奏家陈振铎先生创作。这是一首二胡小品,音色甜美,
旋律流畅,深受二胡爱好者喜欢;作品虽小,流传甚广。乐曲分为两小段。第一段:旋
律活泼流畅,自如而富有动感,听起来使人十分惬意。第二段:音乐稍作展开,节奏也
进行较多的变化,给人以万物苏醒、春意盎然、一派生机之感。
弹拨与人声 雨
乐曲结构精巧,曲调抒情,描绘了春雨悄悄降临,嫩叶新芽欣欣勃发的情景。乐曲还巧
妙地将人声与乐声结合,具有独特的音响色彩。
民族管弦乐 晴雯曲
红楼梦组曲是王立平为1983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谱写的一套曲目。晴雯曲是当中
一首比较优美轻松的歌曲。乐曲的前奏依然是秉承着这红楼十曲贯有的简短、生动、形
象、情景交融、引人入胜的特点。用柔美的二胡群和明亮的笛子奏出了抒情优美,明快
清纯的描绘晴雯的主题音乐。古筝则用行云流水般的拨奏渲染出美轮美奂的气氛,加上
轻松明快的节奏以及嘀笃板和清脆灵巧的铃当点缀其间,仿佛那芙蓉女儿晴雯正从芙蓉
花丛中披花戴草的向我们走来。
民族管弦乐 弓舞
《小刀会》是我国第一部表现历史题材的七场民族舞剧,1959年10月在上海首演。描写
的是鸦片战争后,清朝没落,各地农民纷纷起义的故事。《弓舞》是小刀会组曲中很精
彩的选段。全曲以明清以来的没族古典音乐和江南民间音乐为创作素材展开而成。秀丽
,悲壮,扣人心弦。音乐以昆曲曲牌《耍孩儿》为素材,表现了巾帼英雄的英姿。
二胡独奏 豫北叙事曲
《豫北叙事曲》是刘文金先生创作于60年代初的一首著名二胡曲,曾作为新作品在1963
年的“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独奏比赛”中演奏,引起了音乐界的轰动。乐曲采用河
南地方音调写成,描写了豫北人民对过去苦难生活的回忆和对新生活的赞美。整首曲子
由引子和四个段落组成,为带华彩乐段的复三部曲式。通过对比性的两个主题以及它们
的变奏、发展,深刻地提示出解放前后豫北人民在精神面貌上所发生的根本变化,唤起
人们对今后美好生活的遐想。
笛子二重奏 塔塔尔族舞曲
《塔塔尔族舞曲》是李崇望先生以新疆鲜明的塔塔尔族音乐及笛子演奏风格创作的一首
笛子独奏曲,生动地描绘了塔塔尔族人民欢乐歌舞的情景。
打击乐小品 鸭子拌嘴
安志顺作于1982年,用于《仿唐乐舞》中。作者编写这首乐曲取材于西安鼓乐《五调坐
乐全套.中吕粉蝶儿》的开场锣鼓和民间流行的《鸭子拌嘴》,以新的构思和充分运用
音色、音量、力度和配器等方面的变化对比,生动地描绘了鸭子拌嘴的情景。
二胡齐奏 □□
二胡独奏曲《□□》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乐曲,是由著名作曲家黄怀海在1964年中创作的
。乐曲表现的是我国内蒙古人民在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上进行□□比赛时的背景。
《□□》的旋律简单,主题是蒙古族民歌《红旗歌》。黄怀海先生从这首民歌中得到创
作灵感,凭借自己娴熟的二胡演奏技巧,把一首仅有四句十六小节的民歌,升华为一首
风靡全国,响彻海内外的传世之作。
民族管弦乐 苏堤漫步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上海、苏州、嘉兴一带城乡的一个地域性乐种,以曲调细腻,织体稠
密著称。《苏堤漫步》是著名作曲家顾冠仁30年前吸收了江南丝竹这一民间乐种的素材,
为香港影片《书剑恩仇录》创作的一首插曲。乐曲抒情柔美,清婉逸秀,具有浓郁的江
南水乡风味。
民族管弦乐 美丽的梭罗河
《美丽的梭罗河》(印度尼西亚语:Bengawan Solo)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风的音乐作
品,除了风行于印度尼西亚本国以外,二战后在日本、中国大陆、香港、□□等地均有
影响。尤其是在中国大陆,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歌曲之一。乐曲以徐缓悠长的节奏,流
畅优美的旋律,深厚真挚的感情,表达了人民对家乡的无限热爱。
民族管弦乐 花好月圆
《花好月圆》原是著名指挥家黄贻钧写于1935年的一首小型乐曲,后由彭修文改编为民
族管弦乐曲,成为一首经常演出的民族乐队的轻音乐曲。乐曲以柔和,轻盈的旋律,轻
快活泼的舞蹈性节奏,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月下花美尽情戏舞的场面。
发表于 2009/11/7 22: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