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遍“飞天”音乐会的合奏曲
浏览量:1660 回帖数:1
1楼
前几天在同学的电脑上将“飞天”音乐会的合奏曲部分
看了几遍。首先自我检讨一下,“花好月圆”中的笛子
声部,特别在最后的5 5 3532 1235 2……一段比较
乱,是我没把那一段练熟,所以吹得很乱,没能与trebu,
及拉弦配合好。“飞天”一曲,口笛吹得很没味道,听起来
感觉不是很好,且有一小段有节奏不对的问题。“苏堤漫步”
里面也有一小段当时一紧张就吹错了。“达姆达姆”后面的
非主旋律部分也做得不太对头,中间的 11 712321 7671 2321 7671……
一段我简直就是乱吹一气了。
另外,我觉得这次音乐会当中乐曲行进的速度仿佛没有控
制好,这对于“花好月圆”,“飞天”及“达姆达姆”都表
现得比较明显,该快的部分没有快起来。“花好月圆”仿佛
整首都演奏得太慢了,就表现不出那种……感觉了;然后,
“飞天”,主要是拉弦与弹拨声部的那些333#4 333#4 5556 5556……
那一段速度不够快,以及bB调合奏部分的3-32 5#43-2 12 3-……
“达姆达姆” 的 13 17 21 76 5- ……之后就好像不够快了。
再有,由于人数的限制,导致乐曲配器上的不协调,有些
部分就显得主次不分。
以上是看完录像后鄙人的拙见。
另外,桂琳嫂当时好像有点紧张哦! ^_^
独奏的时候到乐曲中间没有演奏的部分是不是尽量不要过多的调整
笛子呢?这可能会让观众以后出了什么意外?我不知道。
前几天在同学的电脑上将“飞天”音乐会的合奏曲部分
看了几遍。首先自我检讨一下,“花好月圆”中的笛子
声部,特别在最后的5 5 3532 1235 2……一段比较
乱,是我没把那一段练熟,所以吹得很乱,没能与trebu,
及拉弦配合好。“飞天”一曲,口笛吹得很没味道,听起来
感觉不是很好,且有一小段有节奏不对的问题。“苏堤漫步”
里面也有一小段当时一紧张就吹错了。“达姆达姆”后面的
非主旋律部分也做得不太对头,中间的 11 712321 7671 2321 7671……
一段我简直就是乱吹一气了。
另外,我觉得这次音乐会当中乐曲行进的速度仿佛没有控
制好,这对于“花好月圆”,“飞天”及“达姆达姆”都表
现得比较明显,该快的部分没有快起来。“花好月圆”仿佛
整首都演奏得太慢了,就表现不出那种……感觉了;然后,
“飞天”,主要是拉弦与弹拨声部的那些333#4 333#4 5556 5556……
那一段速度不够快,以及bB调合奏部分的3-32 5#43-2 12 3-……
“达姆达姆” 的 13 17 21 76 5- ……之后就好像不够快了。
再有,由于人数的限制,导致乐曲配器上的不协调,有些
部分就显得主次不分。
以上是看完录像后鄙人的拙见。
另外,桂琳嫂当时好像有点紧张哦! ^_^
独奏的时候到乐曲中间没有演奏的部分是不是尽量不要过多的调整
笛子呢?这可能会让观众以后出了什么意外?我不知道。
发表于 2010/7/5 12:11:26
2楼
说得很中肯啊,赞一下~
刚刚回到西半球家里一会儿,突然想到我的独奏《乡歌》似乎是团里第一次使
用乐队为独奏伴奏,那么就把当时出现的问题说一说,没有责备相关同学的意
思,毕竟这种形式我们头一次采用,只是总结一点教训以利将来。
呵呵,说起我的独奏,不是观众“以为”出了什么意外,而是实实在在地出了
相当多的意外,我也就是硬着头皮撑下来了而已。当安冉让我上台的时候,我
突然两眼像被泼了辣椒水一样睁不开了(空气干燥时这种事情偶有发生,但频
率决不会高于每天一次——实在是太不巧了),无奈之下用手揉了揉眯缝着眼
睛就上台去了,故意慢慢地把乐谱摆开,其实是不会看的,只是为了争取时间
缓解眼睛的不适(这时眼角还带着泪痕……)。
第二个意外,bingzhenzi的扬琴作为引子一起,我根据时值吸气,不想扬琴的
引子先是错了音,而后停顿了一下,时间差使我的气口对不上位了,稍微有些
没有调整过来。
第三个意外,笛子一响就发现,顶灯一烤笛膜立刻变得很松很干,我随时都在
担心它会突然哑音,好在引子多是高音区的弱音,可以调节口风尽量减少笛膜
的震动这才没有在引子部分哑音。撑到乐队间奏的地方也只好顾不得舞台形象
赶快哈气醒膜了,所以意外是确实存在的,这总比后面突然哑音断掉了为好。
第四个意外,行板和慢板之间的间奏排练中一直是陈亚老师吹的,自然也是我
最放心的地方,可演出时到了那里所有乐器都哑然无声(后来陈老师跟我说,
他被顶灯烤得汗水流进了眼睛里,难受得无法演奏了),我心里一愣,只好硬
着头皮数着拍子自己接了下去,但这里还是留下了一个有些突兀的冷场。
第五个意外,下午劳顿过度体力不支,速度较慢的地方还可以支撑,到了小快
板突然发现手指已经有些压不准节奏了,到了高潮的双吐段落不但舌头发软,
更重要的是小腹肌肉力量撑不起来了,也就是丹田气软了,结果吹得很糟糕,
当时smallwonder就坐在第一排嗝嗝直笑,笑得我直发毛。出现这个情况主要
原因是乐队排练时间太少,下午的时候为了帮乐队练习,我把曲子连续吹了五
遍之多。所以今后类似的独奏+乐队伴奏演出再早些安排再多些平时排练是有
必要的。
出现这些问题首要原因是我的舞台经验不足,自03年初建团以来我就没有再拿
着笛子上台演出过,在台上遇到问题虽然没有太慌,但处理起来也颇不顺手。
其次就是乐队的排练要多花些时间,再者对于独奏者来说不能有一点儿依赖乐
队的念头,bingzhenzi和陈亚老师可以说是咱们团出错率最低、最可信赖的两
位了,但现场任何事情都是可能发生的,独奏者必须拿出风吹浪打岿然不动的
架势来,不管乐队发生了什么问题都不要理会——这是陈亚老师演出前告诫过
我多次的,可我还是没能完全坚持,真是惭愧。
说得很中肯啊,赞一下~
刚刚回到西半球家里一会儿,突然想到我的独奏《乡歌》似乎是团里第一次使
用乐队为独奏伴奏,那么就把当时出现的问题说一说,没有责备相关同学的意
思,毕竟这种形式我们头一次采用,只是总结一点教训以利将来。
呵呵,说起我的独奏,不是观众“以为”出了什么意外,而是实实在在地出了
相当多的意外,我也就是硬着头皮撑下来了而已。当安冉让我上台的时候,我
突然两眼像被泼了辣椒水一样睁不开了(空气干燥时这种事情偶有发生,但频
率决不会高于每天一次——实在是太不巧了),无奈之下用手揉了揉眯缝着眼
睛就上台去了,故意慢慢地把乐谱摆开,其实是不会看的,只是为了争取时间
缓解眼睛的不适(这时眼角还带着泪痕……)。
第二个意外,bingzhenzi的扬琴作为引子一起,我根据时值吸气,不想扬琴的
引子先是错了音,而后停顿了一下,时间差使我的气口对不上位了,稍微有些
没有调整过来。
第三个意外,笛子一响就发现,顶灯一烤笛膜立刻变得很松很干,我随时都在
担心它会突然哑音,好在引子多是高音区的弱音,可以调节口风尽量减少笛膜
的震动这才没有在引子部分哑音。撑到乐队间奏的地方也只好顾不得舞台形象
赶快哈气醒膜了,所以意外是确实存在的,这总比后面突然哑音断掉了为好。
第四个意外,行板和慢板之间的间奏排练中一直是陈亚老师吹的,自然也是我
最放心的地方,可演出时到了那里所有乐器都哑然无声(后来陈老师跟我说,
他被顶灯烤得汗水流进了眼睛里,难受得无法演奏了),我心里一愣,只好硬
着头皮数着拍子自己接了下去,但这里还是留下了一个有些突兀的冷场。
第五个意外,下午劳顿过度体力不支,速度较慢的地方还可以支撑,到了小快
板突然发现手指已经有些压不准节奏了,到了高潮的双吐段落不但舌头发软,
更重要的是小腹肌肉力量撑不起来了,也就是丹田气软了,结果吹得很糟糕,
当时smallwonder就坐在第一排嗝嗝直笑,笑得我直发毛。出现这个情况主要
原因是乐队排练时间太少,下午的时候为了帮乐队练习,我把曲子连续吹了五
遍之多。所以今后类似的独奏+乐队伴奏演出再早些安排再多些平时排练是有
必要的。
出现这些问题首要原因是我的舞台经验不足,自03年初建团以来我就没有再拿
着笛子上台演出过,在台上遇到问题虽然没有太慌,但处理起来也颇不顺手。
其次就是乐队的排练要多花些时间,再者对于独奏者来说不能有一点儿依赖乐
队的念头,bingzhenzi和陈亚老师可以说是咱们团出错率最低、最可信赖的两
位了,但现场任何事情都是可能发生的,独奏者必须拿出风吹浪打岿然不动的
架势来,不管乐队发生了什么问题都不要理会——这是陈亚老师演出前告诫过
我多次的,可我还是没能完全坚持,真是惭愧。
发表于 2016/3/2 3:1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