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栀子花想到的
浏览量:4977 回帖数:2
1楼
电三楼旁的栀子花开了,素白洁净,芬芳浓郁,伴着绿叶,老远就能闻见。可对着
这么美丽的花儿,宁是一点东西也想不起来,诗词歌赋全无,也许孤陋寡闻。想想桃花
杏花,山西的“开花调”(桃花花儿你就红来,杏花花你就白)足足的唱响了一个地
区;茉莉花更是中国民歌的骄傲,传唱大将南北,尤飞出国门;水仙石榴等在青海的
“花儿与少年”(春季里嘛到了这水仙花儿开,……石榴花开籽结赛过了玛瑙)里有歌
咏;牡丹在“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摘不到手也是枉然)里有歌
咏;山茶在昆明花灯“十大姐”(山茶花来山茶花,山茶花开赛彩霞)里有歌咏;梅花
在贵州民歌“梅花”(那腊月梅花伴雪开,隔年大半等春来)里有歌咏,在云南的“今
年梅花开”也有歌咏;开花不怎么美丽的板栗,在湖南的“板栗开花一条线”(板栗开
花一条线,隔年想你到今年;隔年像你尤自可,今年想你没种田)里也起到比兴的作
用;至于农作物开的花,如辣椒,芝麻,扁豆,棉花,向日葵之类的在各地不同的“对
花”、“猜花”里更是层出不穷;就连远在高树的槐花也有个“槐花几时开”(高高山上
一树槐……我望槐花几时开)……
人民群众的歌咏里没有,骚诗雅词里兴许有,将有关花的句子迅速拼接一下。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零落成泥辗
作尘,只有香如故”“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是说梅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断无风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江南
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说荷花;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辉锦绣,掩芝兰,开元天宝盛长安”是说牡
丹;
“锦烂重阳节到时,繁华梦里傲霜枝”“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是说菊
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是说梨花;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说芍药;
“黯淡清黄体型柔,情疏迹达只香留”是说桂花;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是说水仙;
“枝横碧玉天然瘦,蕾破黄金分外香”是说腊梅;
“似有浓妆出绛纱,行光一道映朝霞”是说山茶;
“江边谁种木芙蓉,寂寞芳姿照水红”是说木芙蓉;
“出谷送香非不远,哪能送到俗尘中”是说兰花;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是说石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说海棠;
“人面桃花相映红”是说桃花;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说杏花;
……凡此种种,或赞誉或叙述或言志,铺天盖地,信手拈来,但搜索枯肠,也独独没有
为栀子花写的。
我绝望了,从群众到墨客都不见它的身影,不就意味着整个中国都没有!栀子花分
布广泛,四季常青,端阳开花,色香具全,没道理不进入人们的视野啊。有瑕疵?太香
而太过显露,古人尤其是文人不喜欢。这样说,它也许比不上菊花的冷傲,比不上兰花
的幽俊,比不上木犀的隐约,比不上荷花的自洁。但辩证地看一下,不是也有人说牡丹
趋炎附势,说兰花“小隐于野”,说“轻薄桃花逐水流”么,哪能这么偏执,谁没有长
短,更何况这是人为强加。十大名花里没有,十二月令花里也没有,可怜人家千百年来
依然灿烂的盛开,不为世事所动。真有些为它不平,“它年我若为青帝,定将红颜压群
芳”,可终究不是青帝,也不是文人,不能写妙手文章,为其翻身。只能“一枝淡贮书
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了,不过,书窗下换成了电脑旁。
电三楼旁的栀子花开了,素白洁净,芬芳浓郁,伴着绿叶,老远就能闻见。可对着
这么美丽的花儿,宁是一点东西也想不起来,诗词歌赋全无,也许孤陋寡闻。想想桃花
杏花,山西的“开花调”(桃花花儿你就红来,杏花花你就白)足足的唱响了一个地
区;茉莉花更是中国民歌的骄傲,传唱大将南北,尤飞出国门;水仙石榴等在青海的
“花儿与少年”(春季里嘛到了这水仙花儿开,……石榴花开籽结赛过了玛瑙)里有歌
咏;牡丹在“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摘不到手也是枉然)里有歌
咏;山茶在昆明花灯“十大姐”(山茶花来山茶花,山茶花开赛彩霞)里有歌咏;梅花
在贵州民歌“梅花”(那腊月梅花伴雪开,隔年大半等春来)里有歌咏,在云南的“今
年梅花开”也有歌咏;开花不怎么美丽的板栗,在湖南的“板栗开花一条线”(板栗开
花一条线,隔年想你到今年;隔年像你尤自可,今年想你没种田)里也起到比兴的作
用;至于农作物开的花,如辣椒,芝麻,扁豆,棉花,向日葵之类的在各地不同的“对
花”、“猜花”里更是层出不穷;就连远在高树的槐花也有个“槐花几时开”(高高山上
一树槐……我望槐花几时开)……
人民群众的歌咏里没有,骚诗雅词里兴许有,将有关花的句子迅速拼接一下。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零落成泥辗
作尘,只有香如故”“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是说梅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断无风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江南
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说荷花;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辉锦绣,掩芝兰,开元天宝盛长安”是说牡
丹;
“锦烂重阳节到时,繁华梦里傲霜枝”“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是说菊
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是说梨花;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说芍药;
“黯淡清黄体型柔,情疏迹达只香留”是说桂花;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是说水仙;
“枝横碧玉天然瘦,蕾破黄金分外香”是说腊梅;
“似有浓妆出绛纱,行光一道映朝霞”是说山茶;
“江边谁种木芙蓉,寂寞芳姿照水红”是说木芙蓉;
“出谷送香非不远,哪能送到俗尘中”是说兰花;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是说石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说海棠;
“人面桃花相映红”是说桃花;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说杏花;
……凡此种种,或赞誉或叙述或言志,铺天盖地,信手拈来,但搜索枯肠,也独独没有
为栀子花写的。
我绝望了,从群众到墨客都不见它的身影,不就意味着整个中国都没有!栀子花分
布广泛,四季常青,端阳开花,色香具全,没道理不进入人们的视野啊。有瑕疵?太香
而太过显露,古人尤其是文人不喜欢。这样说,它也许比不上菊花的冷傲,比不上兰花
的幽俊,比不上木犀的隐约,比不上荷花的自洁。但辩证地看一下,不是也有人说牡丹
趋炎附势,说兰花“小隐于野”,说“轻薄桃花逐水流”么,哪能这么偏执,谁没有长
短,更何况这是人为强加。十大名花里没有,十二月令花里也没有,可怜人家千百年来
依然灿烂的盛开,不为世事所动。真有些为它不平,“它年我若为青帝,定将红颜压群
芳”,可终究不是青帝,也不是文人,不能写妙手文章,为其翻身。只能“一枝淡贮书
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了,不过,书窗下换成了电脑旁。
发表于 2010/12/29 14:2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