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胡的阶段

楼主

阿飞 [离线]

0☆☆☆☆☆

发帖数:114 积分:388
1楼

   初学者最需注意基本动作是否正确。正确的动作,假以时日,便有所成。“正确”
与“日久”缺一不可。有人动作非常规范,但听起来不是味,就是因为拉的太少。我常
说二胡有灵性,你拉的少它见了你害羞,不肯展示甜美的笑声。还有的人二胡拉了很
久,但动作不正确,事倍倍而功半半。这种人拉的二胡有时会比上面那种人拉的好听,
但发展前景却不乐观。
  正确的动作来自何处?来自学习。天下诸艺,未有无师而可自通者。没有老师,你
就会选择最舒服的姿势。正确的动作对初学者是别扭的,对高手是舒服的。如何学习
呢?曰:理解。你要理解这些别扭的姿势有何好处。指肚按弦多方便,为什么要用指
间?中弓就能拉得又长又响,为什么要用全弓?胳膊劲多大呀,为什么还要以腕运弓?
明明是手指在按弦,为什么换把要先动手腕?(指慢速时)
  音准和节奏也是初学者的问题,换言之,这两个问题搞不定的人就是初学者(比如
说我)。音准的问题就是换把的问题。还是那句话:正确的动作加多拉。多说无益。节
奏更易打马虎眼。再乐队还好些,一个人的时候要时刻监督自己。我习惯数前半拍不数
后半拍,后半拍依前半拍而定。好的运弓习惯有利于控制节奏。
  这些问题解决了,就到了表现音乐的高度。此时乐感非常重要,要明白乐谱为什么
要这样写,不要拘泥于乐谱,要从乐谱中读到作曲者的乐思。ftp上宋飞的考级教程在这
方面说得很多。(可以看看《葡萄熟了》)
  再高一些,就可以自创一些技法,加一些个人的处理,告诉听众这首曲子为什么要
由你来拉。学过作曲的可以写些曲子自己拉。这就是一般演奏家的高度。宋飞在《葡萄
熟了》里用一个手指演奏了一个乐句,似此低手不宜效仿,以免画虎不成反类其犬。
  再高一层就是闵大师的境界。你听闵的演奏,觉得她既是在展示乐曲,又是借此曲
来展示她。一般人的演奏给人一种肚子里有一碗就端出来一碗的感觉。闵也给你一碗,
但那是从一缸里舀出来的一碗。听闵的《长城》,技法完全消失了,只剩下音乐。她只
是在告诉你:长城是这个样子的。忽而苍苍莽莽,忽而战火纷飞,忽而尸横遍野。
  至于刘大师,怎么形容呢?这样形容吧:刘写了《长城》,对闵说:你首演吧。闵
说:好。于是《长城》就首演成功了。就像毛泽东说:一定要造出原子弹。邓稼先说:
好。于是原子弹就造出来了。
发表于 2011/2/5 2:32:48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