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关于二胡定调的一个简便方法
浏览量:1710 回帖数:1
1楼
以前看到过一个二胡定调的简单方法,转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通过不同的律制可以确定音乐中所使用的音,将这些音按频率由低到高排列就得音阶,
如果取半音为单位,则任何相邻音差一个半音。取十二个音为一组可以将音阶分成若干
音组,由低到高依次命名为: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
二组,等等。音组中的十二音有如下不同命名:
1音 2音 3音 4音 5音 6音 7音 8音 9音 10音 11音 12音
C #C(bD) D #D(bE) E F #F(bG) G #G(bA) A #A(bB) B
宫 商 角 清角 变徵 徵 羽 闰 变宫
黄钟 大吕 太蔟 夹钟 姑洗 中吕 蕤宾 林钟 夷则 南吕 无射 应钟
1 2 3 4 5 6 7
0# 5b 2# 3b 4# b 6# # 4b 3# 2b 5#
注意最后一种命名是以升降号来命名音,前面的系数分别表示升降号的数目。这样由律
制确定的音都有了确定的音名。例如小字一组的第五音,可以命名为:e^3,大字二组的
第十音,可以命名为:A^2。如此等等。我们就得一个命名的完整的音阶系统,在这个系
统中每个音的音高和命名都是确定的,称为绝对音高。如果我们将这个音阶系统整体以
半音阶为单位,向高音或低音方向进行音高的平移,则我们可以得到十二个音高不同但
有完全相同命名规则的音阶系统,这而这十二个音阶系统就称为十二调,其中向高音方
向移动九次,向低音方向移动两次,未平移一次,共十二次。平移后得到的音阶系统的
小字组第一音即C音的绝对音高的音名就是这个调的调名。例如右移一个半音小字组第一
音即C音的绝对音高的音名就是#C(bD),这就是#C(bD)调,等等,右移九个半音得到A
调,为十二调中音阶最高的调;未平移,得到C调,音阶与绝对音高完全重合,所以C调
与绝对音高可以不加区分;左移一个半音,得到B调,左移两个半音,得到bB(#A)调,故
十二调中音阶最低调为bB(#A)调。
这样一个音高确定的音相对于每个调就有一个音名,总共就有十二个音名,这些不
同音名的转换就是一件麻烦的事。但有一个简便的方法。首先说明以升降号命名音的规
则。假定向上平移一个纯五度以#号表示,向下平移一个纯五度以b号表示。我们知道从C
音开始,向上平移一个纯五度,就得到G音,故以一个#代表G音;向上平移两个纯五度,
就得到D音,故以2#代表D音;如此等等;向下平移一个纯五度,就得到F音,故以一个b
代表F音;如此等等;未平移得到C音,故无升降号表示C音。则如下的运算规则就是很容
易理解的了:#=-b;b=-#;n#+mb=(n-m)#=(-n+m)b。立刻有这样一个结论:若以升降号
表示音名,且以升降号的运算规则进行运算,则一个音的音名(假定为ni#)与它相对的
调名(假定为mi#)之和为一个常数,即n1#+m2#=n2#+m2#=n3#+m3#=....=n0#,(ni+mi)
#不随调的改变而改变。其中n0#是这个音相对于C调的音名,即相对于绝对音高的音名。
例如一个音在F调(b)中唱做6音(3#),求其在D调(2#)中的唱名?设其为x#,则有
x#+2#=b+3#;得到x#=0#,而0#对应于1音,故应唱名为1。
二胡内外弦的定音为绝对音高,即相对于C调的音名,内弦为D音(2#),外弦为A
(3#),是纯五度关系。设内弦相对于某调(x#)的音名为y#,则有x#+y#=2#,而外弦的
音名为y#+#。例如相对于G调(#),则x#=#,则#+y#=2#,由此得到y#=#,即是G音,外
弦为2#,为D音;相对于bB调(2b),则x#=2b=-2#,则-2#+y#=2#,由此得到y#=4#,即
是E音,外弦为5#,即是B音。如此等等。
以前看到过一个二胡定调的简单方法,转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通过不同的律制可以确定音乐中所使用的音,将这些音按频率由低到高排列就得音阶,
如果取半音为单位,则任何相邻音差一个半音。取十二个音为一组可以将音阶分成若干
音组,由低到高依次命名为: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
二组,等等。音组中的十二音有如下不同命名:
1音 2音 3音 4音 5音 6音 7音 8音 9音 10音 11音 12音
C #C(bD) D #D(bE) E F #F(bG) G #G(bA) A #A(bB) B
宫 商 角 清角 变徵 徵 羽 闰 变宫
黄钟 大吕 太蔟 夹钟 姑洗 中吕 蕤宾 林钟 夷则 南吕 无射 应钟
1 2 3 4 5 6 7
0# 5b 2# 3b 4# b 6# # 4b 3# 2b 5#
注意最后一种命名是以升降号来命名音,前面的系数分别表示升降号的数目。这样由律
制确定的音都有了确定的音名。例如小字一组的第五音,可以命名为:e^3,大字二组的
第十音,可以命名为:A^2。如此等等。我们就得一个命名的完整的音阶系统,在这个系
统中每个音的音高和命名都是确定的,称为绝对音高。如果我们将这个音阶系统整体以
半音阶为单位,向高音或低音方向进行音高的平移,则我们可以得到十二个音高不同但
有完全相同命名规则的音阶系统,这而这十二个音阶系统就称为十二调,其中向高音方
向移动九次,向低音方向移动两次,未平移一次,共十二次。平移后得到的音阶系统的
小字组第一音即C音的绝对音高的音名就是这个调的调名。例如右移一个半音小字组第一
音即C音的绝对音高的音名就是#C(bD),这就是#C(bD)调,等等,右移九个半音得到A
调,为十二调中音阶最高的调;未平移,得到C调,音阶与绝对音高完全重合,所以C调
与绝对音高可以不加区分;左移一个半音,得到B调,左移两个半音,得到bB(#A)调,故
十二调中音阶最低调为bB(#A)调。
这样一个音高确定的音相对于每个调就有一个音名,总共就有十二个音名,这些不
同音名的转换就是一件麻烦的事。但有一个简便的方法。首先说明以升降号命名音的规
则。假定向上平移一个纯五度以#号表示,向下平移一个纯五度以b号表示。我们知道从C
音开始,向上平移一个纯五度,就得到G音,故以一个#代表G音;向上平移两个纯五度,
就得到D音,故以2#代表D音;如此等等;向下平移一个纯五度,就得到F音,故以一个b
代表F音;如此等等;未平移得到C音,故无升降号表示C音。则如下的运算规则就是很容
易理解的了:#=-b;b=-#;n#+mb=(n-m)#=(-n+m)b。立刻有这样一个结论:若以升降号
表示音名,且以升降号的运算规则进行运算,则一个音的音名(假定为ni#)与它相对的
调名(假定为mi#)之和为一个常数,即n1#+m2#=n2#+m2#=n3#+m3#=....=n0#,(ni+mi)
#不随调的改变而改变。其中n0#是这个音相对于C调的音名,即相对于绝对音高的音名。
例如一个音在F调(b)中唱做6音(3#),求其在D调(2#)中的唱名?设其为x#,则有
x#+2#=b+3#;得到x#=0#,而0#对应于1音,故应唱名为1。
二胡内外弦的定音为绝对音高,即相对于C调的音名,内弦为D音(2#),外弦为A
(3#),是纯五度关系。设内弦相对于某调(x#)的音名为y#,则有x#+y#=2#,而外弦的
音名为y#+#。例如相对于G调(#),则x#=#,则#+y#=2#,由此得到y#=#,即是G音,外
弦为2#,为D音;相对于bB调(2b),则x#=2b=-2#,则-2#+y#=2#,由此得到y#=4#,即
是E音,外弦为5#,即是B音。如此等等。
发表于 2010/1/30 6:38:18
2楼
什么东西啊?哪有这么复杂。对二胡熟悉到一定程度了,找到一个音的绝对音高
很容易。就看这个音在26弦是什么唱名就行了,因为各个调的把位都是基本重
合的,所以这个很简单。
不过某些旋律用别的调理解会容易很多。我举几个例子:
1 三十里铺是15弦,有一个高音的5654 2424,其实就是52弦的2321 6161,
所以5一定要用二指去按。
2 三门峡63弦的小快板:6 35 63 2323..第二个3是高音3,用四指按,在63弦
看来是不规则换把,但如果用41弦来看,就是一个简单的规则换把(一指到5,
四指到高音1)。人家当初设计指法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所以要求用四指按
3。
3 豫北最后的地方:61245 6 2 1 76 765...26弦,怎么设计指法呢?初学者一
般不懂得用一指来按高音4,其实换一个调就明白了,前面这个五连音就是63弦
的35612,所以指法显然应该是01212 3 3 2 32 321。
什么东西啊?哪有这么复杂。对二胡熟悉到一定程度了,找到一个音的绝对音高
很容易。就看这个音在26弦是什么唱名就行了,因为各个调的把位都是基本重
合的,所以这个很简单。
不过某些旋律用别的调理解会容易很多。我举几个例子:
1 三十里铺是15弦,有一个高音的5654 2424,其实就是52弦的2321 6161,
所以5一定要用二指去按。
2 三门峡63弦的小快板:6 35 63 2323..第二个3是高音3,用四指按,在63弦
看来是不规则换把,但如果用41弦来看,就是一个简单的规则换把(一指到5,
四指到高音1)。人家当初设计指法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所以要求用四指按
3。
3 豫北最后的地方:61245 6 2 1 76 765...26弦,怎么设计指法呢?初学者一
般不懂得用一指来按高音4,其实换一个调就明白了,前面这个五连音就是63弦
的35612,所以指法显然应该是01212 3 3 2 32 321。
发表于 2016/3/2 3:19: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