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 尺八的杰作》(一点点原创 + 部分zz)
浏览量:4837 回帖数:0
1楼
前段时间rp小有点爆发,emule一直处于满负荷下载的状态
拖了一大坨东西,这两天稍微整理了一下,也听了其中的部分专辑
这张《日本 - 尺八的杰作》虽说不温不火,没有金属歌剧一样的慷慨激昂
也不似暗潮一般灰暗晦涩,却也颇有些余音绕梁的感觉
各位想必多多少少也看过一些日本幕府时期为背景的电影
片中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忍者,他们互通信息时吹奏的那些乐曲还有印象么?
幽暗,阴冷,欲言又止,暗藏杀机当中还透出些许神秘的美感
呵呵,上面这段话只是闲扯啦,这张纯器乐的专辑包含的东西实际上远不止这些
一只小小的竖笛竟然如此变化多端,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尺八是日本竖笛的代表,被誉为世界上最奇妙的乐器之一。
因为普通尺八长约一尺八寸,故名“尺八”。
最早传入日本的尺八是六孔的,但中世纪以后就变成了五孔尺八。
据说现在的尺八觉心禅僧在宋朝留学时和所学的曲子一起带回的,这就成了所谓的普化
尺八的起源。
目前的尺八除了五孔更有七孔和九孔的。就专家而言,七孔尺八使用最为广泛。
乐器介绍:
各种长短的尺八,演奏中,通常根据不同音域的需要进行相应的选择
尺八,因箫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也有“箫管”和“南音洞箫”之称。管身竹制,音色
圆润、柔美,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
盛唐时期,尺八在乐制、乐府和宫廷乐舞中,一直是重要的乐器。宋代以后,箫、笛等
乐器逐渐取代了尺八的地位,以致在我国广大地区已很难见到这种古代的乐器了。它目
前只流行于闽南和□□,是演奏民间音乐--福建南音离不开的乐器。 尺八的形状和箫相
近,但管身较箫短而粗,取其竹子的根部制成,全长60厘米左右,吹呐径2厘米。
尺八的音色和演奏方法与箫相似,但音量较箫大。发声原理也是通过管内空气柱振动而
发音。由于嘴唇在吹口的角度和吹气的力度不同,以及手指按孔的变化,而使发出的音
响和音高有别。尺八的音色圆润、柔美、深沉而含蓄,并略带凄凉之感。
尺八在1300多年前就已东传日本。日本现在使用的尺八,已不限长短了,一般多为3节(
竹节)5孔(前4后1),不设膜孔。可用于独奏、重奏或参加乐队合奏,既能吹奏古典乐
曲,也能演奏现代乐曲,还经常与筝一起合奏,甚至还能与西洋管弦乐队、电子琴等合
作。
尺八的历史渊源
在东汉时期,竖篴已流传于民间。到了隋代,尺八成为宫廷中的主要乐器,至唐则大盛
,广泛用于宫廷乐舞。唐代吕才善制此器。《新唐书.吕才传》:“贞观(627—649)
时,祖孝孙增损乐律,与音家王长通、白明达更质难,不能决。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
…侍中王珪、魏微盛称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
宋代尺八,又称箫管,陈旸《乐书》有所记述。沈括《梦溪笔谈》载:“后汉马融所赋
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从传世唐代尺八和
沈括所述宋代尺八的形制来看,它与箫相近,但管身短而粗。后来箫、笛等乐器逐渐取
代了尺八的地位,尺八渐少使用。尺八目前只流行于闽南和□□,是福建南音的主要乐
器之一,(南音的主要乐器是琵琶和尺八,□□还有二弦、三弦和唢呐等),并吸收了
笛子的一些演奏技巧。
福建省泉州南音乐团王大浩研制成低音尺八。长82厘米、内径3.4厘米。管上端加贴塑料
片,并将第五孔移至管侧由小指控制。音色浑厚饱满。
尺八在海外的传播
1300多年前,尺八东传日本。
隋唐之际,日本曾屡派“遣隋使”和“遣唐使”前来中国,许多中国乐器,流传东瀛。
据浙江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副研究馆员孙以诚考证,日本尺八源于我国杭州。南宋时,
日本名僧觉心来中国杭州护国仁王禅寺学习,在此期间向同门居士张参学会了吹奏“尺
八”的技艺,回国带回尺八及尺八曲《虚铃》和《虚空》 等。后来,心觉创立普化宗,
传授“尺八”技艺,故将他所传授的尺八称为“普化尺八”。而至今仍保存在浙江省艺
术学校校园内的护国仁王禅寺旧址就是日本“尺八”的祖庭。
最早传入日本的尺八仅用于宫廷雅乐,称为“古代尺八”,也常作为达官贵人的玩物,
故也叫“雅乐尺八”。据传,日本圣德太子特别喜爱尺八,他当时所用的中国尺八,如
今还珍藏在奈良的法隆寺中。
在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现在也保存着我国唐代传去的8支尺八。其中一只刻雕尺八,
长43.7厘米,管上端开口,管身前面五孔后面一孔。每一按音孔边缘有圆形花纹。制作
十分精美,通体雕花纹和仕女像。第一孔上刻有二女,一者俯而摘花,一者立其后作张
袖状。后面一孔下有一女立而手执扇,另一女坐弹琵琶。其余部分均饰以花鸟纹。此外
还有玉尺八、牙尺八、雕石尺八和桦卷尺八等。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曾复制刻雕尺八一件。
1871年以后,“普化尺八”传于民间。日本现在使用的尺八就是从“普化尺八”演变而
来的,不限长短,一般多为3节、 5孔(前4后1)、不设膜孔。它是日本民间主要的吹奏
乐器,既能吹奏古典乐曲,也能演奏现代乐曲;还经常与筝和三味线一起合奏,甚至还
能与西洋管弦乐队、电子风琴等合作。
此外,由我国传入日本的还有“一节切尺八”。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海山(kaizan)
将尺八从日本传至美国。
日本的尺八音乐大致分为:古代尺八、一节切尺八、普化尺八、三曲尺八、民谣尺八、
现代尺八。其中古代尺八流行于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初期,至今只有乐器还在正苍院遗
存,音乐状况已不明晰。一节切尺八虽有乐谱残存,但在江户时代其演奏技艺就已经失
传。目前所谓的尺八,一般都是指普化尺八和三曲尺八,前者以宗教音乐为主体,以独
奏为原则,后者是艺术音乐,由尺八、筝与三线一起合奏居多。而民谣尺八,其乐器与
普化尺八相同,作为尺八乐的独立种类,是用尺八来吹奏民歌的旋律,作为歌曲的伴奏
和前奏。尺八乐的代表性曲目有:
用于宗教仪礼中的《虚空铃慕》、《真虚空》、《钵返》等
以艺术追求为目标的《鹿之远音》、《鹤伏窝》、《黄昏曲》、《三谷菅垣》等
民谣曲《割干切歌》、《江差追分》等等
前段时间rp小有点爆发,emule一直处于满负荷下载的状态
拖了一大坨东西,这两天稍微整理了一下,也听了其中的部分专辑
这张《日本 - 尺八的杰作》虽说不温不火,没有金属歌剧一样的慷慨激昂
也不似暗潮一般灰暗晦涩,却也颇有些余音绕梁的感觉
各位想必多多少少也看过一些日本幕府时期为背景的电影
片中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忍者,他们互通信息时吹奏的那些乐曲还有印象么?
幽暗,阴冷,欲言又止,暗藏杀机当中还透出些许神秘的美感
呵呵,上面这段话只是闲扯啦,这张纯器乐的专辑包含的东西实际上远不止这些
一只小小的竖笛竟然如此变化多端,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尺八是日本竖笛的代表,被誉为世界上最奇妙的乐器之一。
因为普通尺八长约一尺八寸,故名“尺八”。
最早传入日本的尺八是六孔的,但中世纪以后就变成了五孔尺八。
据说现在的尺八觉心禅僧在宋朝留学时和所学的曲子一起带回的,这就成了所谓的普化
尺八的起源。
目前的尺八除了五孔更有七孔和九孔的。就专家而言,七孔尺八使用最为广泛。
乐器介绍:
各种长短的尺八,演奏中,通常根据不同音域的需要进行相应的选择
尺八,因箫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也有“箫管”和“南音洞箫”之称。管身竹制,音色
圆润、柔美,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
盛唐时期,尺八在乐制、乐府和宫廷乐舞中,一直是重要的乐器。宋代以后,箫、笛等
乐器逐渐取代了尺八的地位,以致在我国广大地区已很难见到这种古代的乐器了。它目
前只流行于闽南和□□,是演奏民间音乐--福建南音离不开的乐器。 尺八的形状和箫相
近,但管身较箫短而粗,取其竹子的根部制成,全长60厘米左右,吹呐径2厘米。
尺八的音色和演奏方法与箫相似,但音量较箫大。发声原理也是通过管内空气柱振动而
发音。由于嘴唇在吹口的角度和吹气的力度不同,以及手指按孔的变化,而使发出的音
响和音高有别。尺八的音色圆润、柔美、深沉而含蓄,并略带凄凉之感。
尺八在1300多年前就已东传日本。日本现在使用的尺八,已不限长短了,一般多为3节(
竹节)5孔(前4后1),不设膜孔。可用于独奏、重奏或参加乐队合奏,既能吹奏古典乐
曲,也能演奏现代乐曲,还经常与筝一起合奏,甚至还能与西洋管弦乐队、电子琴等合
作。
尺八的历史渊源
在东汉时期,竖篴已流传于民间。到了隋代,尺八成为宫廷中的主要乐器,至唐则大盛
,广泛用于宫廷乐舞。唐代吕才善制此器。《新唐书.吕才传》:“贞观(627—649)
时,祖孝孙增损乐律,与音家王长通、白明达更质难,不能决。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
…侍中王珪、魏微盛称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
宋代尺八,又称箫管,陈旸《乐书》有所记述。沈括《梦溪笔谈》载:“后汉马融所赋
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从传世唐代尺八和
沈括所述宋代尺八的形制来看,它与箫相近,但管身短而粗。后来箫、笛等乐器逐渐取
代了尺八的地位,尺八渐少使用。尺八目前只流行于闽南和□□,是福建南音的主要乐
器之一,(南音的主要乐器是琵琶和尺八,□□还有二弦、三弦和唢呐等),并吸收了
笛子的一些演奏技巧。
福建省泉州南音乐团王大浩研制成低音尺八。长82厘米、内径3.4厘米。管上端加贴塑料
片,并将第五孔移至管侧由小指控制。音色浑厚饱满。
尺八在海外的传播
1300多年前,尺八东传日本。
隋唐之际,日本曾屡派“遣隋使”和“遣唐使”前来中国,许多中国乐器,流传东瀛。
据浙江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副研究馆员孙以诚考证,日本尺八源于我国杭州。南宋时,
日本名僧觉心来中国杭州护国仁王禅寺学习,在此期间向同门居士张参学会了吹奏“尺
八”的技艺,回国带回尺八及尺八曲《虚铃》和《虚空》 等。后来,心觉创立普化宗,
传授“尺八”技艺,故将他所传授的尺八称为“普化尺八”。而至今仍保存在浙江省艺
术学校校园内的护国仁王禅寺旧址就是日本“尺八”的祖庭。
最早传入日本的尺八仅用于宫廷雅乐,称为“古代尺八”,也常作为达官贵人的玩物,
故也叫“雅乐尺八”。据传,日本圣德太子特别喜爱尺八,他当时所用的中国尺八,如
今还珍藏在奈良的法隆寺中。
在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现在也保存着我国唐代传去的8支尺八。其中一只刻雕尺八,
长43.7厘米,管上端开口,管身前面五孔后面一孔。每一按音孔边缘有圆形花纹。制作
十分精美,通体雕花纹和仕女像。第一孔上刻有二女,一者俯而摘花,一者立其后作张
袖状。后面一孔下有一女立而手执扇,另一女坐弹琵琶。其余部分均饰以花鸟纹。此外
还有玉尺八、牙尺八、雕石尺八和桦卷尺八等。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曾复制刻雕尺八一件。
1871年以后,“普化尺八”传于民间。日本现在使用的尺八就是从“普化尺八”演变而
来的,不限长短,一般多为3节、 5孔(前4后1)、不设膜孔。它是日本民间主要的吹奏
乐器,既能吹奏古典乐曲,也能演奏现代乐曲;还经常与筝和三味线一起合奏,甚至还
能与西洋管弦乐队、电子风琴等合作。
此外,由我国传入日本的还有“一节切尺八”。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海山(kaizan)
将尺八从日本传至美国。
日本的尺八音乐大致分为:古代尺八、一节切尺八、普化尺八、三曲尺八、民谣尺八、
现代尺八。其中古代尺八流行于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初期,至今只有乐器还在正苍院遗
存,音乐状况已不明晰。一节切尺八虽有乐谱残存,但在江户时代其演奏技艺就已经失
传。目前所谓的尺八,一般都是指普化尺八和三曲尺八,前者以宗教音乐为主体,以独
奏为原则,后者是艺术音乐,由尺八、筝与三线一起合奏居多。而民谣尺八,其乐器与
普化尺八相同,作为尺八乐的独立种类,是用尺八来吹奏民歌的旋律,作为歌曲的伴奏
和前奏。尺八乐的代表性曲目有:
用于宗教仪礼中的《虚空铃慕》、《真虚空》、《钵返》等
以艺术追求为目标的《鹿之远音》、《鹤伏窝》、《黄昏曲》、《三谷菅垣》等
民谣曲《割干切歌》、《江差追分》等等
发表于 2011/2/21 18:44:10

